中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顺差不合理吗?——对指责者立论研究的一个评述

被引:2
作者
王栋贵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经常项目; 顺差; 国际收支阶段; 资本逆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国内研究者对中国长期经常项目顺差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明确指责其不经济、不合理,另一种是在全球经济失衡研究视角下间接地认为其合理。其中指责者根据国际收支阶段假说、资本从富国流向穷国的新古典理论以及资本净流入必然对经济增长有利的假设这三方面论据,得出规范性研究的结论: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或资本逆流是不经济、不合理的,应该追求经常项目逆差、资本净流入。以上三方面理论对理解和评判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十分重要且相互间联系紧密,但以上两类研究者对此都没有给出充分讨论。本文就此给出系统的综述,并指出这三方面的研究并非如部分研究者所想象的那般坚实,能用以批判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合理性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新型国际分工、国际收支失衡与金融创新 [J].
佟家栋 ;
云蔚 ;
彭支伟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3) :3-15+96
[2]   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基于创新与生产的垂直分工视角 [J].
陆建明 ;
李宏 ;
朱学彬 .
当代财经, 2011, (01) :49-63
[3]   技术创新能力、金融市场效率与外部经济失衡 [J].
张若雪 ;
袁志刚 .
金融研究, 2010, (12) :57-66
[4]   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问题、原因与对策 [J].
马相东 ;
王跃生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12) :43-49
[6]   国际资本流动悖论:一个文献综述 [J].
王永中 .
金融评论, 2010, 2 (04) :68-80+125
[7]   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 [J].
徐建炜 ;
姚洋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3-30
[8]   不成熟债权国困境与人民币国际化 [J].
石巧荣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2) :27-31+87
[9]   略论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潜在资本损失 [J].
张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1) :19-23
[10]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 [J].
王元龙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9)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