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蛇屋山红土型金矿的成因

被引:17
作者
李松生
机构
[1] 湖北省地勘局
关键词
金矿,红土型矿床,成因,蛇屋山;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8.02.002
中图分类号
P571,P618.5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蛇屋山金矿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床。它具有规模大、品位低、易采、易选、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黄金矿业中建设大型露采堆浸场的理想基地。这个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硅化破碎带,成矿活动以第四纪化学风化作用为主。在中更新世热带雨林条件下,在岩石的红土化过程中,金从原岩中析出,与风化产生的铁质水溶液一起,沿着红土裂隙向下渗透,停积于地下潜水面,形成似层状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湖北蛇屋山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 [J].
黎家祥,刘施民 .
湖北地质, 1995, (01) :91-99+90
[2]   对蛇屋山金矿区含矿松散层的新认识 [J].
虞人育 .
湖北地质, 1994, (02) :60-66
[3]   我国第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床 [J].
李松生 .
黄金, 1994, (04) :1-3
[4]   湖北蛇屋山金矿区风化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J].
虞人育 .
矿床地质, 1994, (01) :28-37
[5]   湖北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床地质和成因 [J].
李松生 .
地质与勘探, 1993, (0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