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反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路径选择——基于山东省10县(市)的调查

被引:20
作者
孙小燕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筹)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产权改革; 供给路径;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1.12.007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实证调查,本文剖析与评价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特点与成效,并指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路径。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总体效果不理想,但不同类型的、服务于不同种植结构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投入为辅。政府应重点投入建设粮食主产区的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区的部分无排他性(或排他性弱)、投入成本高的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区的设施管理,可适当依靠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106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盈利能力、社会资源介入与产权制度改革——基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的研究 [J].
宋洪远 ;
吴仲斌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3) :4-13
[2]   产权理论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研究 [J].
刘铁军 .
节水灌溉, 2007, (03) :50-53+57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动因的博弈解释 [J].
周晓平 ;
郑垂勇 ;
陈岩 .
节水灌溉, 2007, (03) :54-57
[4]   产权改革:理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的突破口 [J].
刘成玉 ;
孙小燕 .
农村经济 , 2006, (11) :3-5
[5]   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J].
胡继连 ;
苏百义 ;
周玉玺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