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我国中、西部主要城市为例

被引:2
作者
文守逊
张泰松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模糊聚类分析; 熵权法; 白化权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既有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构建了体现我国区域经济、政治体制、人文环境、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我国中、西部地区18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利用2006—2010年样本的指标数据,运用GM(1,1)模型对2011—2015年样本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并利用该预测值进行实证分析,即根据模糊聚类原理划分被评价对象的灰类、确定其白化权函数。最后得出我国中、西地区18个主要城市所属的灰类及未来竞争力的排名,并针对现阶段各城市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及省辖市的实证 [J].
迟国泰 ;
程砚秋 ;
王丽君 .
中国管理科学, 2010, 18 (06) :185-192
[2]   山西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解析 [J].
池爱文 ;
叶晨曦 ;
王杜军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6) :127-128
[3]   城市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 [J].
钟卫东 ;
张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80-86
[4]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数量分析.[D].魏强.厦门大学.2009, 12
[5]  
灰聚类在城市竞争力评估中的应用与研究.[D].刘丁慧.东北师范大学.2007, 05
[6]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M].倪鹏飞;(美)彼得·卡尔·克拉索(PeterKarlKresl)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倪鹏飞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  
国家竞争优势.[M].(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9]  
灰预测与灰决策.[M].邓聚龙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