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危害的多重属性与风险评估制度的重构

被引:27
作者
戚建刚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食品危害; 概率评估模式; 预防式评估; 关注度评估; 综合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20201 ;
摘要
食品危害属性可以归结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具有科学依据的、当然和明确严重性的危害;科学上尚无定论、具有相当不确定性的危害;在价值判断上存在模糊性或争议性的危害。这三种不同的危害属性分别隐含着三种不同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即概率评估模式、预防性评估模式和关注度评估模式。由于我国现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属于单纯的概率评估模式,其无法与食品危害的多重属性相匹配,因而需要制度革新,而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综合性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极端事件的风险恐慌及对行政法制之意蕴 [J].
戚建刚 .
中国法学, 2010, (02) :59-69
[2]   风险规制与专家理性——评布雷耶的《粉碎邪恶循环:面向有效率的风险规制》 [J].
杨小敏 ;
戚建刚 .
现代法学, 2009, 31 (06) :168-177
[3]   食品免检制之反思——以风险治理为视角 [J].
沈岿 .
法商研究, 2009, 26 (03) :3-10
[4]   风险管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保障 [J].
钟开斌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1) :99-10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信春鹰, 2009
[6]  
转基因之争[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沈孝宙, 2008
[7]  
风险社会及其超越[M]. 北京出版社 , (英)芭芭拉·亚当(BarbaraAdam),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