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pH值对南方大口鲶、长吻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125
作者
叶元土
林仕梅
罗莉
杨思华
陈文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
关键词
pH值;温度;消化酶;南方大口鲶;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1998.02.003
中图分类号
S912 [水产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测得南方大口鲶胃内、胆汁和肠内pH分别为5.5~6.5,6.5~7.0,6.5~7.5,长吻鱼危胃内、胆汁和肠内pH值分别为5.0~6.5,6.5~7.0,6.0~7.0。南方大口鲶胃、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6、6.2和7.0,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0、6.4和7.0;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3、39℃和45℃,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9℃和41℃。长吻鱼危胃、胰脏和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3.0、6.2和7.4,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6.6、6.6和7.4;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9、36℃和41℃,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6℃和39℃。两种鱼胃内pH值较高,均高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而肠内pH值范围适合蛋白酶和淀粉酶最大活性的作用。两种鱼蛋白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高于鱼体生活的水环境温度。两种鱼肠蛋白酶活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温度对草鱼、鲤、鲢、鳙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桂远明
    吴垠
    刘焕亮
    韩培琪
    王莉
    李群
    [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2, (04) : 1 - 8
  • [2] 草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初步研究
    黄耀桐
    刘永坚
    [J]. 水生生物学报, 1988, (04) : 328 -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