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种群能量动态及其为害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戈峰
丁岩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铃虫种群; 能量动态; 棉田生态系统;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6.0038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根据棉铃虫种群数量密度、年龄结构、存活率及虫体含能量,系统地分析了8种不同类型棉田生态系统中棉铃虫种群生产力、摄入量及其为害特征.结果表明,棉铃虫种群的能量生产主要集中于第3代;其所引起棉花繁殖器官的被害量在第2、3、4代分别为11.83、16.65和9.52个·m-2.随着播种期的推后,2代棉铃虫种群生产力和摄入量减少,3、4代值增加.实行套作种植使2、4代值减少,而3代值增加.棉铃虫种群摄食利用效率随世代增加而减小,其净生态效率以第3代最高,第4代居中,第2代最小.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时空类型棉田棉铃虫各代管理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 [J].
丁岩钦 .
生态学报, 1993, (02) :99-106
[2]   华北棉区棉田中棉铃虫的取食行为及为害特征的研究 [J].
翟连荣 ;
丁岩钦 ;
李典谟 .
昆虫学报, 1992, (03) :257-266
[3]   影响昆虫呼吸代谢的因素 [J].
戈峰 .
昆虫知识, 1991, (05) :319-321
[4]   水稻-褐飞虱-八斑球腹蛛生态系统的能流 [J].
戈峰 ;
陈常铭 .
生态学报, 1990, (02) :167-172
[5]   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动态与其为害特征分析 [J].
丁岩钦 .
昆虫学报, 1986, (03) :272-282
[6]   棉铃虫的能量收支 [J].
吴坤君 ;
龚佩瑜 ;
李秀珍 .
昆虫学报, 1986, (02) :149-158
[7]   棉田内棉铃虫卵分布型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J].
丁岩钦 ;
陈玉平 .
生态学报, 1985, (01) :54-63
[8]   棉铃虫的呼吸代谢 [J].
吴坤君 ;
龚佩瑜 .
昆虫学报, 1984, (02) :128-135
[9]   二、三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与防治指标 [J].
孟文 ;
刘乱臣 ;
李志铭 .
河北农学报, 1981, 6 (02)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