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菹草腐烂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张菊 [1 ]
邓焕广 [1 ,2 ]
吴爱琴 [1 ]
陈诗越 [1 ]
王东启 [2 ]
机构
[1]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菹草; 腐烂分解; 营养元素; 环境影响; 东平湖;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9.035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于2011年6月—7月在现场采用网袋法研究了东平湖沉水植物菹草的分解失重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菹草在0~14d腐烂分解较快,40d可分解约80%的生物量,年残留率为5.0%,与一次指数模型相比,二次指数模型Wt/W0=0.785e-0.386t+0.215e-0.004t(R2=0.876)能更好的描述菹草分解失重动态.菹草残留物中各营养元素的损失与干重衰减不同步,C、N、S含量在1~20d内表现为上升,20~30d显著下降,30~40d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P含量在1~6d显著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菹草各营养元素的累积释放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14d和25d达到峰值,在腐烂初期(0~8d)表现为P>S>C>N,8d后(10~40d)表现为P>C>S>N.各营养元素的释放主要集中在菹草腐烂分解的前期(0~14d),初步估算东平湖内该期间C、N、S、P的释放量约为12510t、1187t、147t和235t,相当于水中C、N、S、P分别增加约29.9、2.84、0.35、0.56mg·L-1,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东平湖菹草年残留量约为2090t(干重),约占东平湖沉积通量的0.6%,对湖泊的填平作用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590 / 25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劳家柽主编, 1988
[12]  
Decomposition of four macrophytes in wetland sediments: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 decay and associated benthic processes[J] . Daniele Longhi,Marco Bartoli,Pierluigi Viaroli.Aquatic Botany . 2008 (3)
[13]   Influence of Potamogeton crispus growth on nutrients in the sediment and water of Lake Tangxunhu [J].
Mi, W. J. ;
Zhu, D. W. ;
Zhou, Y. Y. ;
Zhou, H. D. ;
Yang, T. W. ;
Hamilton, D. P. .
HYDROBIOLOGIA, 2008, 603 (1) :139-146
[14]  
The influence of invertebrates on the breakdown of Potamogeton pectinatus L. in a coastal marina (Zandvlei, South Africa)[J] . B. A. Byren,B. R. Davies.Hydrobiologia . 1986 (2)
[15]   菹草衰亡腐烂对水质持续性影响试验研究 [J].
杨文斌 ;
王国祥 ;
王刚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 10 (02) :90-92
[16]   溶解氧和光照对狐尾藻衰亡释放氮磷碳的影响 [J].
包裕尉 ;
卢少勇 ;
司静 ;
梁丽丽 ;
金相灿 ;
陈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02) :5-9
[17]  
东平湖菹草大面积衰亡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张金路,段登选,王志忠.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9(02)
[18]  
东平湖菹草大面积衰亡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张金路,段登选,王志忠.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9 (02)
[19]   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氮磷释放规律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J].
司静 ;
邢奕 ;
卢少勇 ;
金相灿 ;
胡小贞 ;
张义安 ;
包裕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1) :217-223
[20]   乌梁素海沉水植物腐烂分解试验研究 [J].
顾久君 ;
金朝晖 ;
刘振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4) :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