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导度对CO2浓度变化的模拟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20
作者
王建林 [1 ,2 ]
温学发 [2 ]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孔导度; CO2浓度;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气孔运动的生理生化机制重点进行了气孔导度(gs)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制分析,并推导得到气孔导度(gs)对CO2浓度变化响应模型,并以9种植物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气孔导度会逐渐降低,且下降的幅度会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气孔导度对CO2浓度(Cs)变化的响应模型可以表达为gs=gmax/(1+Cs/Cs0),其中式中gmax是最大气孔导度和Cs0是实验常数。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气孔导度随CO2浓度变化的规律,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生理意义,与Jarvis模型和Ball-Berry模型相比,该模型如何实现多种环境因子的耦合有待进一步突破。另外,模型是在短期改变叶片CO2浓度的条件下得出的,在CO2浓度长期胁迫下的适用性也有待进一步确认。
引用
收藏
页码:4815 / 48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光和CO2的响应与模拟 [J].
王建林 ;
于贵瑞 ;
房全孝 ;
姜德锋 ;
齐华 ;
王秋凤 .
生态学报, 2008, (02) :525-533
[2]   Photosynthesis-transpiration coupling model at canopy sca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J].
REN Chuanyou ;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05, (S1) :160-171
[3]   利用基于sap flow测定值的冠层气孔导度和C甄别率测定森林的碳同化率 [J].
赵平 ;
马玲 ;
孙谷畴 ;
饶兴权 ;
蔡锡安 ;
曾小平 .
科学通报 , 2005, (15) :1620-1626
[4]   北方粳稻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J].
王建林 ;
于贵瑞 ;
王伯伦 ;
齐华 ;
徐正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16-25
[5]   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对大气CO2浓度倍增响应的整合分析 [J].
郑凤英 ;
彭少麟 .
植物学报, 2001, (11) :1101-1109
[6]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区域冬小麦气孔导度的时空分布 [J].
张佳华 ;
符淙斌 ;
王长耀 .
气象学报, 2000, (03) :347-353
[7]   对一个气孔经验模型的电学类比分析和模拟检验 [J].
傅伟,王天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2) :145-151
[8]  
植物生理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忠主编, 2000
[9]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 synthetic model of photosynthesis-transpiration based on stomatal behavior for maize and soybean plants grown in field [J].
Yu, GR ;
Zhuang, J ;
Yu, ZL .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1, 158 (07) :861-874
[10]   Carbon-water balance and patchy stomatal conductance [J].
Buckley, TN ;
Farquhar, GD ;
Mott, KA .
OECOLOGIA, 1999, 118 (02) :13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