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同连作杉木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特征

被引:40
作者
宁晓波 [1 ,2 ]
项文化 [1 ,3 ]
王光军 [1 ,3 ]
方晰 [1 ,4 ]
闫文德 [1 ,4 ,5 ]
邓湘雯 [1 ,4 ,5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贵州省林业厅
[3]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
[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5] 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杉木林; 连作; 凋落物量; 季节变化; 林龄; 湖南会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Ⅲ集水区,对连作杉木林的凋落物量进行连续20a的定位观测,研究凋落物的组成特征、季节和长期动态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作杉木林从第8年起开始收集到凋落物,第8~20年间,凋落物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生物量为(1109.86±117.27)kg·hm-2。凋落物中针叶、小枝、落果和碎屑所占比例分别为63.75%,25.87%,5.11%和2.19%。会同杉木人工林有明显的季节性凋落节律,1月至6月份,凋落物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6月份至12月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凋落物量的峰值出现在6月份,11月份则全年最低。凋落物与林龄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模拟凋落物量与林龄的关系,得到二次曲线方程关系:y=-10.06x2+361.1x-1747,R2=0.920,p<0.001。凋落物中的小枝、针叶、落果与林龄呈显著二次曲线方程关系(p<0.05),而碎屑与林龄的相关性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122 / 5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我国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新平 ;
王襄平 ;
朱彪 ;
宗占江 ;
彭长辉 ;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031-1040
[2]   森林凋落物研究综述 [J].
韩学勇 ;
赵凤霞 ;
李文友 .
林业科技情报, 2007, (03) :12-13+16
[3]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凋落物及其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J].
黄承才 ;
张骏 ;
江波 ;
朱锦茹 ;
常杰 .
林业科学, 2006, (06) :7-12
[4]   东北地区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凋落量的比较 [J].
李雪峰 ;
韩士杰 ;
李玉文 ;
侯炳柱 ;
李雪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5) :783-788
[5]   森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概况及展望 [J].
高志红 ;
张万里 ;
张庆费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6) :79-80+83
[6]   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凋落物特性的比较 [J].
刘爱琴 ;
林开敏 ;
范少辉 ;
马祥庆 ;
盛炜彤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5) :585-590
[7]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J].
官丽莉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菊秀 ;
张倩媚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49-456
[8]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60-64
[9]   杉木林凋落物产量、分解率与储量的关系 [J].
何宗明 ;
陈光水 ;
刘剑斌 ;
谢锦升 ;
陈银秀 ;
杨玉盛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04) :352-356
[10]   杉木人工林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冠层与在枯枝落叶层分解的比较研究 [J].
张家城 ;
盛炜彤 .
林业科学, 2001, (06)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