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定位的再思考

被引:28
作者
谢德成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务外包; 转派遣; 登记备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务派遣概念不明,必然会模糊其与劳务外包、承揽之间的的区别,也无法对逆向派遣、转派遣做出法律上的判断。主体称谓不当,一定意义上混淆了劳动关系的归属。本文通过厘清几种法律关系,参考国外立法,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科学界定了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概念。同时,通过分析,对我国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定位、个别省份刚出台的劳务派遣登记备案制度提出了不同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行政介入的形态 [J].
畠山武道 ;
鲁鹏宇 .
当代法学, 2012, 26 (05) :47-56
[3]   德国雇员转让法及其发展 [J].
蔡和平 .
中国劳动, 2006, (07) :28-30
[4]   “用人单位”的内涵及法律意义新探 [J].
谢德成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 (03) :50-54
[5]  
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M].董保华;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  
日本劳动法.[M].(日) 荒木尚志;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M].郑尚元;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8]  
劳动市场法的改革.[M].(日)马渡淳一郎著;田思路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  
行政法学新论.[M].应松年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