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中生代岩墙群

被引:88
作者
邵济安
张履桥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系
[2] 内蒙古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呼和浩特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华北; 中生代; 岩墙群; 形成机制; 对比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岩墙群是深源岩浆浅侵位的产物 ,它可提供有关壳 -幔演化的重要信息。通过华北北部大同早中生代碳酸岩一煌斑岩岩墙群、赤峰早中生代闪长玢岩岩墙群、林西中生代辉绿岩岩墙群、京北晚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的对比研究 ,揭示了华北中生代存在的两次底侵作用及其相关的伸展作用。华北早、晚中生代岩墙群与晋北地区元古代岩墙群的初步对比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北壳幔的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同地区早中生代煌斑岩-碳酸岩岩墙群 [J].
邵济安 ;
张永北 ;
张履桥 ;
牟保磊 ;
王佩瑛 ;
郭峰 .
岩石学报, 2003, (01) :93-104
[2]   南口-古崖居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形成机制的地球化学制约 [J].
邵济安 ;
李献华 ;
张履桥 ;
牟保磊 ;
刘玉琳 .
地球化学, 2001, (06) :517-524
[3]   北京南口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的组成及其特征 [J].
邵济安 ;
张履桥 ;
魏春景 ;
韩庆军 .
地质学报, 2001, (02) :205-212
[4]  
华北克拉通早中生代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J]. 邵济安,韩庆军,李惠民.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5]   内蒙东部红花沟金矿田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 [J].
佘宏全 ;
徐贵忠 ;
周瑞 ;
王艺芬 ;
颜丹平 ;
杨振德 ;
杨忆 .
现代地质, 2000, (04) :408-416
[6]   内蒙古喀喇沁早中生代闪长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J].
韩庆军 ;
邵济安 ;
周瑞 .
岩石学报, 2000, (03) :385-391
[7]   陆壳垂向增生的两种方式:以大兴安岭为例 [J].
邵济安 ;
韩庆军 ;
张履桥 ;
牟保磊 ;
乔广生 .
岩石学报, 1999, (04) :600-606
[8]   内蒙古东部早中生代堆积杂岩捕虏体的发现 [J].
邵济安 ;
韩庆军 ;
张履桥 ;
牟保磊 .
科学通报, 1999, (05) :478-485
[9]  
大同煤田魏家沟井田煌斑岩侵入规律及对煤层的影响[J]. 胡勤夫,张国栋,翁燕屏.山西地质. 1990 (04)
[10]  
Cumulate complex xenoliths in the Early Mesozoic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J] . Ji’an Shao,Qingjun Han,Luqiao Zhang,Baolei M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