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四川盆地东北部前陆褶皱-冲断带盐相关构造
被引:36
作者:
汤良杰
[1
]
郭彤楼
[2
]
余一欣
[1
]
金文正
[1
]
李儒峰
[1
]
周雁
[3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盐相关构造;
前陆褶皱-冲断带;
碳酸盐岩层系;
变形机理;
四川盆地东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和雷口坡组(T2l)含膏盐碳酸盐岩层系为界,可以将川东北地区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组合,盐下构造-层序组合由震旦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组成,属于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为主的沉积;盐层构造-层序组合由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组成,属于一套含厚层膏盐的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盐上构造-层序组合由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白垩系组成,属于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川东北地区发育了一套独特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基底卷入叠瓦冲断强变形带、基底卷入与盐层滑脱叠合变形带、隐伏盐相关构造滑脱变形带、双重构造、堆垛式三角带构造和背冲断块构造等。由于该区盐岩层厚度相对较薄,盐岩层系总体作为一个大型滑脱层系,控制川东北地区的构造变形。川东北地区主要构造变形机制包括区域挤压缩短作用、盐岩层塑性流动和滑脱作用、构造隆升和剥蚀作用、重力滑动和重力扩展作用等。川东北地区与三叠系盐岩层系有关的构造变形控制该区油气圈闭样式,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引用
收藏
页码:1048 / 105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