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制备工艺和废气的排放特性

被引:26
作者
张润铎
贺泓
张长斌
石晓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掺混比; 排放特征; 助溶剂;
D O I
10.13227/j.hjkx.2003.04.001
中图分类号
TQ517 [燃料种类及性质];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为降低柴油机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用乙醇部分替代柴油 ,探索了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制备方法 ,研究了掺混乙醇及助溶剂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水乙醇可以和柴油以任意比例混溶 ,但痕量水 ( 0 2 %)的添加即导致混合物分层 ,合成的有机助溶剂可保证乙醇 柴油 痕量水体系的稳定性 .基于台架实验 ,考察了掺混1 0 %、2 0 %、3 0 %乙醇对燃料排放性能的影响 .乙醇的最佳掺混比为 2 0 %.在额定工况点 (功率为 1 3kW ,转速为1 5 40r/min)时 ,掺混 2 0 %乙醇的混合燃料可降低烟度 5 5 %,降低HC排放 70 %,降低CO排放 45 %.不添加助溶剂时 ,乙醇的掺混导致排放尾气中产生乙醇、微量乙醛等有机物 .而添加非金属离子助溶剂可使HC、乙醇、乙醛排放的浓度明显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g/Al2O3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氮氧化物表面反应机理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J].
余运波 ;
贺泓 .
催化学报, 2003, (05) :385-390
[2]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J].
王建昕 ;
闫小光 ;
程勇 ;
蒋恒飞 .
内燃机学报, 2002, (03) :225-229
[3]   乙醇汽油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J].
韩飞 .
辽宁化工, 2001, (11) :493-497
[4]   混燃甲醇和乙醇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 [J].
杜德兴 ;
元广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6) :759-762
[5]   乙醇—柴油混合X195柴油机燃料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J].
贾元华 ;
于喜顺 ;
鲁永良 ;
李宝春 .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275-277
[6]   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应用探讨 [J].
杜风光 ;
陈伟红 ;
刘钺 ;
武建锋 .
河南化工, 2001, (08) :39-40
[7]  
稀薄燃烧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及净化方法[P]. 贺泓;冯庆彩;余运波;张长斌.中国专利:CN1209191C,200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