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及邻区中生代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沉积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11
作者
姜月华
业治铮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沉积特征; 油气评价; 地球动力学背景; 中生代; 江苏及邻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研究,江苏及邻区中生代含油气盆地按时序可依次划分为海相裂陷盆地(T1-T21)、前陆盆地(T22-J1+2)、陆内走滑一拉张盆地(J3-K1)、陆内拗陷盆地(K2p+2c)和陆内断陷盆地(K21—E)五类。这些盆地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沉积充填序列、沉积-构造演化、油气储集等方面均具不同特征,反映它们是在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发生变化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下扬子地区沿江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控制 [J].
朱光 ;
徐嘉炜 ;
刘国生 ;
李双应 ;
虞培玉 .
地质论评, 1998, (02) :120-129
[2]   下扬子区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J].
杨盛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10-14+96
[3]   浙江长兴地区长兴组放射虫化石及其指相意义 [J].
杨美芳 ;
李继亮 ;
李红生 ;
陈海泓 ;
何海清 .
地质科学, 1997, (02) :229-232
[4]   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地质论评, 1996, (04) :304-310
[5]   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旋回动力学环境 [J].
刘和甫 .
地球科学, 1996, (04) :5+7-8+10-16
[6]   沉积盆地学说的发展及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分类 [J].
王骏,王东坡,邵林海 .
世界地质, 1996, (02) :75-80
[7]   论中—下扬子“一盖多底”格局与演化 [J].
常印佛 ;
董树文 ;
黄德志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6, (Z1) :1-15
[8]   中国东部橄榄安粗岩省的火山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J].
王德滋 ;
任启江 ;
邱检生 ;
陈克荣 ;
徐兆文 ;
曾家湖 .
地质学报, 1996, (01) :23-34
[9]   下扬子区中生代走滑活动带初析 [J].
夏邦栋 ;
李培军 ;
尚彦军 ;
顾连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3) :193-200
[10]   下扬子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相与印支运动 [J].
董树文 ;
方景爽 ;
李勇 ;
朱洪吉 ;
W. Schneider ;
H. Breitkreuz ;
F. Mattern .
地质论评, 1994, (02)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