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被引:16
作者
吴丹
机构
[1]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水利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理想解模型; 协调度评价法;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9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通过综合评价不同时期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影响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对推动流域水利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分析影响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水灾害防治四个维度,明确流域水利发展目标体系,设计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理想解模型和协调度评价法,构建流域水利发展水平动态评价模型,动态评价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水利发展水平与协同发展效度。之后,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淮河流域及沿淮各省水利发展指数动态变化趋势,确定了各维度指标对水利发展指数的平均贡献度,并对沿淮四省水利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沿淮各省之间水利发展水平的协同发展效度。评价结果显示:(1)淮河流域四省水利发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按水利发展水平优劣排序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评价结果与流域水利发展实践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的影响较大,水环境保护受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的影响较大,水生态修复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的影响较大,水灾害防治受水旱灾害成灾率的影响较大,该方法从综合视角对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弥补了已有成果单一视角分析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323 / 13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及其应用 [J].
吴丹 ;
王士东 ;
马超 .
水资源保护, 2014, 30 (06) :80-86+93
[2]   水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J].
马婷 ;
王乃岳 .
水利经济, 2013, 31 (06) :8-12+69
[3]   基于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的地方水利发展现状评价 [J].
张海涛 ;
谢新民 ;
钟玉秀 ;
付健 .
水电能源科学, 2013, 31 (08) :135-139
[4]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J].
高媛媛 ;
许新宜 ;
王红瑞 ;
高雄 ;
殷小琳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03) :776-784
[5]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J].
王亚华 ;
吴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32-38
[6]   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协调性评价——以淮河流域为例 [J].
邢华 ;
赵景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0) :7-12
[7]   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管理责任机制设计 [J].
王亚华 ;
吴丹 .
环境保护, 2012, (18) :38-41
[8]   淮河流域水旱灾害成因与减灾策略探讨 [J].
王飞 ;
张婷 .
中国水利, 2012, (17) :32-34+37
[9]   海河流域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J].
毛慧慧 ;
王勇 ;
董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0) :44-47
[10]   沈阳市水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何俊仕 ;
王林威 ;
刘洋 .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29 (09)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