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荒漠化成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孙建光
李保国
卢琦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雨; DEM; 荒漠化; 共和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依据3个主要气象站(包括20多个临时气象、水文站)长、短期气象资料和2个水文站(沙珠玉和拉曲)的径流数据,以及共和县(恰卜恰站)的土壤水分资料,利用时间序列、数字高程模型(DEM)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结合封育和未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牧场载畜量的调查,该文对共和盆地水分时空分布和荒漠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年降雨量序列是平稳的,没有周期;而且进一步依据年降雨量与年蒸散发、径流和土壤水分等的相关分析,研究期内共和盆地的气候干燥和荒漠化不是由于降雨量减少直接造成;依据年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共和盆地的两个沙带(沙珠玉-塔拉滩和木格滩)的年降雨量分别为250mm~300mm和300mm~400mm,所以降雨并非牧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最终,生物量和载畜量调查结果显示,过牧可能是共和盆地近50年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对进一步分析共和盆地和相邻的青藏高原区的气候、水文和水土资源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近50a来青海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J].
燕华云 ;
贾绍凤 .
冰川冻土, 2003, (02) :193-198
[2]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韦志刚 ;
黄荣辉 ;
董文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3, (02) :157-170
[3]   青海省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张国胜 ;
徐维新 ;
董立新 ;
李林 ;
时兴合 ;
汪青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1) :53-59
[4]  
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M]. 气象出版社 , 丁裕国,江志红编著, 1998
[5]  
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与防治途径[M]. 科学出版社 , 董光荣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