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的自我完善

被引:3
作者
黄凯锋
蔡栋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我完善; 自由意志; 主体间性; 宇宙秩序;
D O I
10.13793/j.cnki.42-1020/c.2020.01.003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着国计民生和人类智识的各个研究领域,还对人的自我完善有重要推动作用,也燃起了人们对诸多哲学与伦理命题的再认识和思考,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人工智能为个体摆脱自我发展的束缚、专注自我身心、不断实现自由创造了条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自由意志的重新思考;从人与他者的关系来看,人工智能带来了主体间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的全新视角,人机互动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他者的定义;从人与宇宙的关系来看,人造超级智能的实现将使人类成为宇宙秩序的参与者和构建者,并更多地关注终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与天地参"。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难以完全预知,我们不能忽略技术所可能带来的风险,而这最终仍是人自身的问题,我们更需要深入思考自身和生活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人工智能机器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吗? [J].
闫坤如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05) :47-51
[2]   人工智能与底线思维 [J].
何怀宏 .
当代美国评论, 2019, 3 (01) :110-118+124
[3]   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向何处去——兼论新技术下劳动的一般特征 [J].
张新春 ;
董长瑞 .
经济学家, 2019, (01) :43-52
[4]   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 [J].
何怀宏 .
探索与争鸣, 2018, (07) :27-34+142
[5]   关于人工智能主体地位的哲学思考 [J].
孙伟平 ;
戴益斌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7) :16-22
[6]   造物·风险·规限——从宗教角度看人工智能 [J].
何光沪 .
探索与争鸣, 2018, (04) :24-28+141
[7]   人工智能将使未来战争更具伦理关怀——对马斯克先生的回应 [J].
徐英瑾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66-71
[8]   人机智能融合: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方向 [J].
刘伟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7, (20) :32-38
[9]   技术与价值的理性交往: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算法推荐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思考 [J].
陈昌凤 ;
石泽 .
新闻战线, 2017, (17) :71-74
[10]   天文学研究与人工智能 [J].
严俊 .
杭州(周刊), 2016, (21)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