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以青川、平武县为例

被引:7
作者
薛东剑 [1 ,2 ]
何政伟 [1 ,2 ]
张雪峰 [2 ]
张东辉 [2 ]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地质灾害; 地震;
D O I
10.13577/j.jnd.2011.0526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了山体大面积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堰塞湖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对平武、青川县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等地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多源遥感数据为信息源,结合3S技术,解译了次生地质灾害及潜在地质灾害体,并进一步探讨了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研究成果对灾后重建、高山峡谷地震多发区的防灾及灾害遥感机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及地市级危险性区划研究 [J].
张立海 ;
张业成 ;
刘向东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9, 29 (03) :356-360
[2]  
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评价——以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沿线为例[J]. 庄建琦,崔鹏,葛永刚,朱颖彦,刘应辉,裴来政.地质科技情报. 2009(02)
[3]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19-28
[4]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J].
何宏林 ;
孙昭民 ;
王世元 ;
王纪强 ;
董绍鹏 .
地震地质, 2008, (02) :359-362
[5]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 [J].
金文正 ;
汤良杰 ;
杨克明 ;
万桂梅 ;
吕志洲 .
地质论评, 2008, (01) :37-46
[6]   滑坡遥感调查、监测与评估 [J].
王治华 .
国土资源遥感, 2007, (01) :10-15+23+103
[7]   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 [J].
吴焕娟 ;
郭明珠 ;
张皎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03) :267-269
[8]   滑坡的规律研究与防治附视频 [J].
徐峻龄 ;
马惠民 ;
郑静 ;
张红利 .
铁道工程学报, 2005, (S1) :333-339
[9]   中国滑坡遥感 [J].
王治华 .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01) :1-7
[10]   地震滑坡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及离散元模拟 [J].
毛彦龙 ;
胡广韬 ;
毛新虎 ;
石耀武 .
工程地质学报, 2001, (01)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