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模式在滇池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苏成西
周跃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
关键词
滇池水; 污染治理; 市场动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从1993年开始,一直由政府承担的滇池污染治理工作已经进行了10多年,实施了60多个治理项目,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但滇池的富营养化没有明显改善,水质恶化仍在继续。为改变现状,提出一种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优越性的一种投融资模式—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它有利于改善滇池污染治理的投资结构,解决政府缺乏资金的问题;有利于引起外国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滇池污染治理运作效率;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提前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BOT模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结构的完善、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BOT模式及其法律规制 [J].
钱水苗 ;
徐迪 .
环境保护, 2003, (06) :11-14
[2]   滇池治理的核心任务与策略思考 [J].
郭振仁 .
云南环境科学, 2003, (02) :5-7+4
[3]   项目融资的BOT模式 [J].
杨华 ;
谢德明 ;
李霖 .
财会通讯, 2003, (03) :23-24
[4]   BOT与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J].
董小林 ;
刘玉萍 ;
宋赤贞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103-107
[5]  
公共经济学导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洪银兴,刘建平主编, 2003
[6]  
环境经济手段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沈满洪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