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2005年夏末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被引:35
作者:
孙萍
李瑞香
李艳
朱明远
徐宗军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渤海;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2005年8月渤海4个断面共计42站位的综合外业调查所获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8属114种,其中硅藻31属81种,甲藻13属29种,金藻1属1种,绿藻1属1种,裸藻1属1种(未鉴定到种),还包括1种分类地位不明确的三裂醉藻。渤海各近岸水域的浮游植物物种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分散性,优势种多为硅藻,主要有中肋骨条藻、拟旋链角毛藻、菱形海线藻和旋链角毛藻;甲藻中叉角藻成为优势种。与历史资料比较发现主要优势种发生了演替现象。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值为5.4×104~23 843.8×104个/m3,平均为1083.4×104个/m3,与同期历史资料相比,细胞丰度值较往年偏高;各调查断面细胞丰度值大小依次为秦皇岛附近海域>辽东湾>黄河口附近海域>渤海湾。香农—威纳指数为0.54~4.18,平均为2.60,渤海湾和秦皇岛附近海域处于较高的多样性水平,而黄河口附近海域次之,辽东湾最低。另外,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细胞丰度值的对数增加而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