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雄性化技术探讨

被引:5
作者
林丹军
尤永隆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江黄颡鱼; 人工繁殖; 雄性化;
D O I
10.14012/j.cnki.fjsc.2004.02.001
中图分类号
S961 [鱼类繁殖和越冬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黄颡鱼从闽江水域捕获 ,经过驯化养殖 ,培育成亲鱼。在每年的 5~ 7月生殖季节 ,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亲鱼注射LRH -A2 +DOM进行人工催产 ,并自然产卵受精。在水温 2 4~2 6℃条件下 ,激素效应时间为 3 0~ 3 6h .受精卵经 3 5~ 40h,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 2 5~ 3 0d培育成全长 2 5~ 3 2mm的鱼苗。此外 ,本文观察了江黄颡鱼的性腺的发育特点及繁殖习性 ,同时初步探讨了用温度诱导鱼苗雄性化的可能性。在水温 3 2± 1℃诱导条件下 ,鱼苗雄性率可达 78%。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鱼类芳香化酶活性研究的进展 [J].
洪万树 ;
方永强 .
水产学报, 2000, (03) :285-288
[2]   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J].
段中华 ;
孙建贻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6) :610-616
[3]   大黄鱼的人工繁殖研究 [J].
林丹军 ;
张健 ;
郑智莺 ;
翁忠钗 ;
苏跃中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3) :71-79
[4]  
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M]. 科学出版社 , 钟麟等著,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