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响应的水文生态学模型研究进展与趋势评价

被引:2
作者
宫辉力 [1 ]
周德民 [1 ,2 ]
张明祥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3] 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
关键词
水文生态学; 模型; 生态响应; 信息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引发了众多全球与区域性多元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局限于单纯的水文学或者生态学都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水文生态学理论方法正是应对这些复杂挑战的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文中对水文生态学理论发展主要过程,基本概念和理论内涵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简要评价了该理论支持下的基于生态响应的水文生态学模型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理论方法综合性,技术集成性和趋近现实性等主要趋势特征.作者认为基于区域水文和生态两种过程、格局与机制的完整统一,具有时空四维特征的水文生态模型将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89 / 8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观测试验与水—生态集成管理研究 [J].
肖洪浪 ;
程国栋 ;
李彩芝 ;
任娟 ;
王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7) :666-670
[2]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J].
傅伯杰 ;
吕一河 ;
陈利顶 ;
苏常红 ;
姚雪玲 ;
刘宇 .
生态学报, 2008, (02) :798-804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J].
李丽娟 ;
姜德娟 ;
李九一 ;
粱丽乔 ;
张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2) :211-224
[4]   湿地水文生态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J].
周德民 ;
宫辉力 ;
胡金明 ;
赵魁义 .
生态学杂志, 2007, (01) :108-114
[5]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分析及补水对策 [J].
崔丽娟 ;
鲍达明 ;
肖红 ;
张曼胤 ;
何春光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28-132
[6]   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 [J].
严登华 ;
王浩 ;
王建华 ;
何岩 ;
邓伟 ;
翟金良 .
地理学报, 2004, (02) :249-259
[7]   内陆河流域植被变化与地下水运动的耦合关系 [J].
赵成义 ;
王玉朝 ;
李保国 .
水利学报, 2003, (12) :59-65
[8]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 [J].
陈亚宁 ;
李卫红 ;
徐海量 ;
刘加珍 ;
张宏峰 ;
陈亚鹏 .
地理学报, 2003, (04) :542-549
[9]   生态水文学概念、框架和体系 [J].
夏军 ;
丰华丽 ;
谈戈 ;
王纲胜 ;
朱永华 .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01) :4-10
[10]   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若干问题评述 [J].
赵文智 ;
程国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22) :185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