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来洪泽湖流域面雨量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7
作者
叶正伟 [1 ,2 ]
李宗花 [3 ]
机构
[1] 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3] 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降水; 洪涝; 洪泽湖流域;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降雨是诱发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降雨特性的研究对流域洪涝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重标极差R/S分形分析等方法,对1951年来洪泽湖流域年面雨量的变化特性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近58a来流域年雨量波动幅度较大,面雨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加趋势不显著,面雨量异常时往往导致洪涝发生。在变化阶段上,年面雨量经历了1950s到1970s的年代际减小和1980s以来持续增加的两个阶段,且年雨量在1965年和2003年左右出现降雨突变异常并导致严重洪涝灾害。Hurst分形指数为0.538,表明未来流域年面雨量具有持续性和长程记忆效应,雨量仍然呈增加趋势,并具较大随机性,说明未来降雨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征。洪泽湖流域降水变化特性和未来变化趋势的规律认识对流域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92 / 13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 [J].
岑思弦 ;
巩远发 ;
王霄 .
大气科学, 2009, (06) :1286-1296
[2]   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演变趋势及其与El Nio事件关系 [J].
叶正伟 ;
朱国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11) :1086-1092
[3]   新疆水文水资源变化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陈亚宁 ;
徐长春 ;
杨余辉 ;
郝兴明 ;
沈永平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31-1341
[4]   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振荡特征及其与气候背景的联系 [J].
魏凤英 ;
张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360-1374
[5]   洪泽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力系统与评价 [J].
叶正伟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6) :245-249
[6]   城市化进程中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方法探讨 [J].
袁雯 ;
杨凯 ;
吴建平 .
地理科学, 2007, (03) :401-407
[7]   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的成灾机理分析与探讨 [J].
叶正伟 .
水文, 2006, (04) :85-87+42
[8]   太湖西苕溪流域径流过程的模拟 [J].
张奇 ;
李恒鹏 ;
徐力刚 .
湖泊科学, 2006, (04) :401-406
[9]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
[10]   过去100年来洪泽湖洪涝灾害特性分析 [J].
叶正伟 ;
朱国传 ;
江波 .
水利水电技术, 2005, (03)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