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波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冯德益
聂永安
郭瑞芝
吴国有
机构
[1] 天津市地震局
[2]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
[3] 天津
[4] 天津
关键词
构造波; 周期; 地震前兆; 震中迁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依据构造力源假说,对可能沿软流圈或构造带传播的四种类型的构造波进行了研究。这四种构造波为:广义瑞利型构造波;广义洛夫型构造波;广义构造导波及构造形变波。采用适当的软流圈模型,对这四种波型的频散关系及存在条件作了研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软流圈中这四类波型均可能存在。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构造波所反映的地震前兆的周期(时间)长短,又把它们归为三类。第一类称为长周期的构造波,它反映了强震震中以波的形式迁移,这可以用来解释强震沿某些构造带与纬度方向迁移及其幅射状迁移等现象。第二类是中周期的构造波,它反映了地震前兆的三阶段发展变化。第三类为长周期的形变波,它是一种短周期的构造波,反映了短期或临震前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重力仪高频信息与地震前兆 [J].
陈益惠 ;
朱涵云 ;
郭自强 .
地震, 1987, (05) :1-5
[2]   一种重要的震中常速迁移现象——地震活动波 [J].
冯德益 ;
吴国有 .
四川地震, 1986, (02) :1-10
[3]   长周期形变波及其所反应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 [J].
冯德益 ;
潘琴龙 ;
郑斯华 ;
薛峰 ;
闵祥仪 .
地震学报, 1984, (01) :41-57
[4]   地震前兆三阶段发展过程的观测结果与理论(英文) [J].
冯德益 .
地震研究, 1983, (02) :211-226
[5]   地震迁移问题(综述)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国际地震动态, 1983, (01) :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