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与能见度研究进展

被引:59
作者
白志鹏
董海燕
蔡斌彬
朱坦
姚学祥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3] 城市及区域大气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
[4]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灰霾; 能见度; 颗粒物; 视觉空气质量; 化学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灰霾是一种气溶胶和气体污染造成的城市和区域性污染现象.对视觉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研究针对灰霾引起的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机理等进行阐述,并对能见度的测量方法、灰霾国内外研究方向及灰霾治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已有资料对北京市2001年能见度进行初步化学核算,得出北京市春季能见度最好(核算结果大于11km),夏季最差(核算结果不足9km)的结论,在理论上与实际监测值相符.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大气污染物理学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朱岗庢编著, 1990
[12]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1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气象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 编定, 1979
[14]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visibility degradation problems in Brisbane (Australia)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J].
Chan, YC ;
Simpson, RW ;
Mctainsh, GH ;
Vowles, PD ;
Cohen, DD ;
Bailey, GM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9, 33 (19) :3237-3250
[15]  
Implications of ammonia emissions for fine aerosol formation and visibility impairment[J] . R.J. Barthelmie,S.C. Pryor.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8 (3)
[16]  
Visibility study in Seoul, 1993[J] . Nam-Jun Baik,Yong Pyo Kim,Kil Choo Moo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6 (13)
[17]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f satellite data with haze removal including a haze/clear transition region [J].
Richter, Rudolf .
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 1996, 22 (06) :675-681
[18]  
我国4个大城市空气PM2.5、PM10污染及其化学组成[J]. 魏复盛,滕恩江,吴国平,胡伟,W.E.Wilson,R.S.Chapman,J.C.Pau,J.Zhang.中国环境监测. 2001(S1)
[19]   交通来源颗粒物粒径谱分布及其与能见度关系 [J].
王玮 ;
潘志 ;
刘红杰 ;
叶慧海 ;
岳欣 ;
王英 ;
刘萍 .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4) :17-22
[20]   北京地区大雾日大气污染状况及气象条件分析 [J].
孟燕军 ;
王淑英 ;
赵习方 .
气象, 2000, (03)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