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

被引:19
作者
陆辰晨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植物学特征; 分布; 入侵机制; 防除; 利用;
D O I
10.19588/j.issn.1003-935x.2007.02.003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紫茎泽兰曾被作为观赏性植物引入欧洲、澳洲、南美洲、亚洲等地,如今却成为我国最具侵害性的杂草之一。本文综述了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的植物学特征、分布、入侵机制、危害性,以及对它的防除与综合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对紫茎泽兰伤害的初步研究 [J].
王晓波 ;
杨斌 ;
付惠 ;
鲁绍琴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 (02) :44-47
[2]   会理县紫茎泽兰地云南松造林技术浅析 [J].
简睐明 ;
蒋爱莉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4) :96-97
[3]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18个种群的茎叶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J].
贺俊英 ;
强胜 ;
宋小玲 ;
金海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6) :1089-1095
[4]   紫茎泽兰的为害及其防治对策初探 [J].
常青 ;
邹荣福 ;
樊卫国 ;
邓朝义 ;
易茂红 ;
胡勇 .
贵州林业科技, 2005, (01) :47-49
[5]   变害为宝的紫茎泽兰 [J].
冯玉元 .
中国林业, 2004, (17) :38-38
[6]   链格孢菌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英文) [J].
戴新宾 ;
陈世国 ;
强胜 ;
安传福 ;
张荣铣 .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01) :55-60
[7]   用AFLP技术分析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J].
强胜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62-62
[8]   扼制紫茎泽兰危害之对策与思考 [J].
王永达 ;
徐在品 .
贵州畜牧兽医, 2003, (02) :33-34
[9]   紫茎泽兰的危害特性及研究利用近况 [J].
达平馥 ;
洪焰泉 .
林业调查规划, 2003, (01) :95-99
[10]   采自紫茎泽兰的5个链格孢菌菌株致病性和若干特征的比较 [J].
强胜 ;
常缨 ;
万佐玺 ;
李扬汉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