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及碳蓄积核算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7
作者
孙政国 [1 ,2 ]
孙成明 [1 ,3 ]
李建龙 [1 ]
陈奕兆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扬州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全球变化; 草地生态系统; 碳蓄积; 碳循环; 源汇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碳循环与碳蓄积等问题日益成为气候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其中,草地生态系统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类型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影响最大的部分。本研究从草地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谈起,介绍了CO2浓度变化、碳失汇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关系,并重点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与草地生态系统各自的碳循环过程及影响碳循环的因素。总结了不同研究中,我国草地碳储量及分布格局,分析了碳循环过程中源汇关系,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及碳循环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611 / 16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中国北方草地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方精云 ;
杨元合 ;
安尼瓦尔买买提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632-641
[2]   全球变化对宁夏近40a极端气温变化的影响 [J].
赵光平 ;
杨淑萍 ;
穆建华 ;
马力文 ;
陈晓娟 ;
周虎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207-1211
[3]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碳循环研究进展 [J].
戴雅婷 ;
那日苏 ;
吴洪新 ;
王海 ;
秦艳 ;
王宁 ;
赵海霞 .
草业科学, 2009, 26 (09) :43-48
[4]   西藏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王建林 ;
常天军 ;
李鹏 ;
成海宏 ;
方华丽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931-938
[5]   CO2浓度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及碳平衡的影响 [J].
杨峰 ;
李建龙 ;
钱育蓉 ;
邓蕾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 (06) :99-105
[6]   不同放牧率对草甸植被特征的影响 [J].
白哈斯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4) :170-174
[7]   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概述 [J].
王建安 ;
韩国栋 ;
鲍雅静 ;
杨晓慧 ;
侯三莹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254-258
[8]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 1981-2000 [J].
Fang JingYun ;
Guo ZhaoDi ;
Piao ShiLong ;
Chen AnPi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 50 (09) :1341-1350
[9]   新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物量 [J].
安尼瓦尔·买买提 ;
杨元合 ;
郭兆迪 ;
方精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521-526
[10]   内蒙古温带草地植被的碳储量 [J].
马文红 ;
韩梅 ;
林鑫 ;
任艳林 ;
王志恒 ;
方精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3) :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