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概述

被引:9
作者
王建安 [1 ]
韩国栋 [1 ]
鲍雅静 [2 ]
杨晓慧 [1 ]
侯三莹 [3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3]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草原工作站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氮循环;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研究较多。本文就我国有关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机制、影响因素和耦合特征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的综述,并指出研究的难点和问题,为当前及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 [J].
任书杰 ;
曹明奎 ;
陶波 ;
李克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4) :58-67
[2]   氮输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研究进展 [J].
张丽华 ;
宋长春 ;
王德宣 ;
徐小锋 .
土壤通报, 2006, (02) :2356-2361
[3]   基于碳氮代谢的水稻氮含量及碳氮比光谱估测 [J].
薛利红 ;
杨林章 ;
范小晖 .
作物学报, 2006, (03) :430-435
[4]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J].
钟华平 ;
樊江文 ;
于贵瑞 ;
韩彬 ;
胡中民 ;
岳燕珍 ;
梁飚 .
草地学报, 2005, (S1) :67-73
[5]   火干扰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J].
吕爱锋 ;
田汉勤 ;
刘永强 .
生态学报, 2005, (10) :2734-2743
[6]   氮沉降增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薛璟花 ;
莫江明 ;
李炯 ;
王晖 .
生态环境, 2005, (05) :777-782
[7]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J].
傅利剑 ;
郭丹钊 ;
史春龙 ;
黄为一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42-45
[8]   高CO浓度和土壤干旱对贝加尔针茅C,N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J].
郭建平 ;
高素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118-121
[9]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李玉强 ;
赵哈林 ;
陈银萍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37-42
[10]   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王常慧 ;
邢雪荣 ;
韩兴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184-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