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知识产权刑法立法比较研究

被引:1
作者
肖中华
付晓雅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犯罪; 菲律宾; 行为方式; 罚金;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2.11.007
中图分类号
D934.1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0104 ;
摘要
菲律宾知识产权刑事立法采用混合型模式,有利于调节刑法典的稳定性与其对频繁变动的社会关系的适应性;罪名体系比较完整;原则上任何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都构成犯罪,仅将犯罪目的作为个别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观要素,并且该目的要素并非唯一的选项,相对而言比中国著作权犯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要宽松;行为方式可谓形式多样、种类丰富,而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方式则比较狭窄;虽然都规定了一定的刑事门槛,但中国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等情节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司法认定;两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设置以短期自由刑为主,并设立罚金刑,有利于该类犯罪的惩治与预防,但在罚金数额的设定上,都需要借鉴限额罚金制与倍比罚金制相结合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行政权视域下侵犯知识产权罪的适用困境及应对 [J].
肖扬宇 .
法学杂志, 2012, 33 (08) :160-164
[2]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J].
宁立志 .
法学杂志, 2011, 32 (12) :34-38
[3]   我国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之立法对策 [J].
靳晓东 .
法学杂志, 2011, 32 (12) :43-46
[4]   范式与理性:知识产权法学现代性的演进 [J].
康添雄 .
法学杂志, 2011, 32 (09) :124-126
[5]   刑法谦抑视野下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J].
刘科 ;
高雪梅 .
法学杂志, 2011, 32 (01) :125-127
[6]   健全中国特色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 [J].
武善学 .
法学杂志, 2010, 31 (04) :123-125
[7]  
中国知识产权刑法立法模式的转变探讨[J]. 刘科.刑法论丛. 2008(02)
[8]   试析侵犯著作权罪的法律冲突 [J].
邸瑛琪 .
河南社会科学, 2002, (03) :31-33+54
[9]   论无限额罚金刑之缺陷及扑救 [J].
张玉琴 ;
王宗光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 (04) :11-14
[10]  
刑法应取消侵犯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素[J]. 赵秉志.中国版权.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