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的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31
作者
储雪俭
钱赛楠
机构
[1]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物流业; 金融业;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灰色关联度;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59.2 [中国];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之间多层面多维度的耦合与互动关系,构建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算出2003~2017年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两者耦合效应中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上升,经历了由失调到良好协调的状态改变;铁路营运里程、物流业就业人口数量、物流业投入产出比、社会融资规模和存贷比是物流业与金融业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关系的应用研究——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J].
夏云鹏 ;
余依桐 ;
吕乐 .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8, 40 (08) :68-71+76
[2]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的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研究 [J].
张建军 ;
赵启兰 .
工业技术经济, 2018, 37 (08) :12-19
[3]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演化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 [J].
唐建荣 ;
姜翠芸 .
商业研究, 2017, (08) :175-183
[4]   新疆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预测评估 [J].
黄明凤 ;
郭凯江 .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7, 39 (03) :1-6
[5]   基于效率改进的物流金融协同模式研究 [J].
唐建荣 ;
廖祥宾 ;
马洁纯 .
财贸研究, 2016, (02) :29-38
[6]   基于产业关联模型的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J].
陈倩 ;
汪传旭 .
商业经济研究, 2015, (24) :43-45
[7]   我国金融业与现代物流业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J].
丁永琦 .
经济问题, 2014, (04) :44-47
[8]   区域金融与物流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全视角分析 [J].
谌玲 .
经济问题, 2014, (01) :49-52+57
[9]   江西省物流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适配性分析 [J].
戴志敏 ;
郭露 .
江西社会科学, 2011, 31 (05) :227-230
[10]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 [J].
刘晧天 ;
彭志忠 .
东岳论丛, 2009, 30 (06)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