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陈新平 [1 ]
于逢春 [1 ]
刘伟 [1 ]
尹铁伦 [1 ]
孟晓梅 [1 ]
张茁 [2 ]
机构
[1] 海淀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入院后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稳定斑块组51例、颈动脉AS易损斑块组46例,无斑块组31例。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干预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前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血清MMP-9浓度分别为(419.93±113.12)μg/L和(271.45±80.34)μg/L,均高于无斑块组(147.36±23.62)μg/L,易损斑块组也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1)。②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下降至(242.58±101 63)μg/L、(191.36±79.28)μg/L和(126.72±22.86)μg/L,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MMP-9的水平与AS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性相关,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MMP-9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MMP-9、IL-6、hsCRP关系的临床研究 [J].
张慧萍 ;
王云 ;
孔玉 ;
王庆广 .
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 (23) :9-10
[2]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J].
闭雄杰 ;
覃莲 .
血栓与止血学, 2010, 16 (05) :235-237
[4]   普罗布考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MP-9抑制作用的相关研究 [J].
皇甫春梅 ;
吕学海 ;
袁建新 .
中国卒中杂志, 2009, (06) :480-483
[5]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J].
刘伟民 ;
杨晓武 ;
周红兵 ;
刘廷筑 ;
余红岚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 21 (01) :59-61
[7]  
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李建初等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