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ISH和RAPD检测黄毛草莓×凤梨草莓种间杂种

被引:13
作者
马鸿翔
陈佩度
余桂红
任丽娟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细胞遗传重点实验室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黄毛草莓; 凤梨草莓; 种间杂交; GISH; RAPD;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3.003
中图分类号
S668.4 [草莓];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地高辛(DIG)标记的黄毛草莓基因组DNA为探针、凤梨草莓基因组DNA为封阻对黄毛草莓×凤梨草莓杂种F1的五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利用GISH可将黄毛草莓染色质从凤梨草莓中检测出来,从而证实了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交的真实性。利用RAPD技术对来自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不同品种的2个杂交组合获得的14个株系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株系之间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以引物S1371和S1405能将黄毛草莓×春霄组合的10个杂交后代株系加以区别,以单一引物S1371、S1380、S1397、S1404、S1405可使黄毛草莓×硕香后代株系之间相互区别。在杂交后代中观察到了亲本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不同栽培品种的特征带,从而进一步证实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交后代的真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细胞遗传学分析 [J].
马鸿翔 ;
陈佩度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12) :1966-1970+2052
[2]   黄毛草莓、东北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交种的胚拯救 [J].
马鸿翔 ;
陈佩度 ;
余桂红 .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01) :37-40
[3]   草莓种间杂交的研究 [J].
雷家军 ;
代汉萍 ;
邓明琴 ;
吴禄平 ;
胡文玉 .
园艺学报, 2002, (06) :519-523
[4]   分子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J].
刘平 ;
彭士琪 ;
刘孟军 ;
彭建营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100-105
[5]   DNA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学研究上的应用 [J].
王倩 ;
王斌 .
遗传, 2000, (05) :339-344
[6]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导入普通小麦的大赖草染色质 [J].
刘文轩 ;
陈佩度 ;
刘大钧 .
遗传学报, 1999, (05) :546-551
[7]   RAPD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J].
李发芳 ;
罗正荣 ;
蔡礼鸿 .
果树科学, 1998, (03) :256-260
[8]   柑桔RAPD技术体系建立与体细胞杂种鉴定 [J].
史永忠 ;
郭文武 ;
邓秀新 .
园艺学报, 1998, (02) :2-7
[9]   马铃薯与番茄融合之回交后代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检测 [J].
杨丽梅 ;
M.S.Ramanna ;
J.H.deJong ;
J.Wennekes ;
钟筱波 .
园艺学报, 1997, (04) :27-30
[10]   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解析小麦-天兰冰草部分双二倍体──远中2号的染色体构成 [J].
马有志,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近江户伸子,福井希一 .
遗传学报, 1997, (04) :34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