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虚伪:中国银行业行为风险的金融消费损害

被引:2
作者
宋俊平 [1 ]
张俊喜 [2 ]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天元大学天狮学院
关键词
行为风险; 金融消费损害; 案例研究; 统计分析;
D O I
10.14182/j.cnki.j.anu.2019.02.006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首次运用典型案例分析了银行业的行为风险与金融消费损害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750个案例作了统计检验。尽管不同个案中行为风险与金融消费损害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二者存在统计相关性,金融机构行为风险对金融消费损害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信息资料损失结果与消费者信息资料管理行为风险、强制交易结果与交易服务行为风险存在典型的一一对应关系,交易服务行为风险与产品不适用、所办业务损失和强制交易等存在相关性,资金财产损失结果与消费者财产管理、合同行为与产品设计等相关。近七成违法侵害源于金融机构藐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傲慢态度;不违法的金融消费损害难以维权,这种以寻利为目的不违法损害掩盖了部分金融机构服务的虚伪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 王勤.武汉大学. 2010
[12]  
行为金融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饶育蕾, 2018
[13]  
金融业行为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孙天琦, 2016
[14]  
21世纪金融监管[M]. 中信出版社 , 凯勒曼, 2016
[15]  
构建中国金融行为监管体系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焦瑾璞, 2015
[16]  
How (not) to pay for advice: A framework for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J] . Roman Inderst,Marco Ottavian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2 (2)
[17]   Product safety regulation as a model for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J].
Warren, Elizabeth .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008, 42 (03) :452-460
[18]   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问题与监管优化 [J].
关伟 ;
张小宁 ;
黄鸿星 .
财经问题研究, 2013, (08) :50-56
[19]   银行“霸道”与“偏见”缘起垄断 [J].
闻思修 .
中关村, 2012, (11) :71-71
[20]   寿险业诚信问题根源探究——基于2010—2011年1508个投诉文本的分析 [J].
郭振华 ;
常宇轩 ;
方露筱 ;
李丹维 ;
陆安琪 ;
夏瑞雪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12, (08) :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