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球果害虫的危害机理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新岗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科院陕西杨陵
关键词
油松; 球果害虫; 油松球果小卷蛾; 松果梢斑螟; 危害机理;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2.02.017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油松球果生命表的研究表明 ,油松球果小卷蛾和松果梢斑螟是两种主要的油松球果害虫 ,其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 5 ,6两月。根据油松生殖生长的特点 ,对两种球果害虫随树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树龄的增加 ,油松结实量增加 ,雄花序增多 ,但由于松果梢斑螟的发生和危害与雄花序的多少直接相关 ,松果梢斑螟的虫量增大 ,危害加重 ;在同一林龄中 ,有少雄、中雄和多雄树之别 ,松果梢斑螟的虫量随之变化 ;每果内松果梢斑螟的幼虫数随树龄和雄梢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每果内油松球果小卷蛾的幼虫数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陕西省油松球果小卷蛾初步研究 [J].
李宽胜 ;
张玉岱 ;
李养志 ;
冯文启 ;
朱兴才 .
昆虫学报, 1974, (01) :17-29
[2]   果梢斑螟对马尾松球果和雄花序枝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赵锦年 ;
陈胜 ;
黄辉 ;
冯慧群 .
林业科学研究, 1989, (03) :300-303
[3]   油松无性系种子园花量调查研究报告 [J].
薛崇伯 ;
王亚峰 ;
杨培华 ;
郭俊荣 ;
毋宇佳 ;
郗宏钧 .
陕西林业科技, 1989, (02) :1-6
[4]   松果梢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袁荣兰 ;
来振良 ;
吴英 ;
袁继标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0, (02) :54-59
[5]  
松树[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形态细胞研究室比较形态组 编, 1978
[6]  
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李宽胜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