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局与古大陆再造问题

被引:43
作者
王鸿祯
张世红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超大陆; 泛大陆; 古大陆再造; 构造域; 亚洲中轴; 大华夏; 生物古地理; 晋宁造山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与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古大陆再造和泛大陆拼合的重要基础 .本文整理了基底构造单元的级别体系 ,以晋宁期和印支期为准 ,提出了一级构造域、二级陆台及地区和三级陆核、地块等 3级划分 .分出了 5个一级、14个二级和若干个三级单元 ,并予以系统编号 ,以便查询和增修 .认为超大陆是泛大陆的组成部分 ,现在重点研究的罗迪尼亚超大陆已经涉及全球 ,进入了泛大陆 -85 0的研究范围 .论证了中国 3个陆台和华夏地区在新元古代晋宁期的位置关系 ,认为它们相距不远 ,并部分相互碰撞 ,构成亚洲中轴 (大华夏 )构造域 .讨论了罗迪尼亚的流行模式及SWEAT连接问题 .指出新元古代Chuaria Tawuia宏观藻组合在东亚和北美西部的分布 ,认为大华夏构造域应作为一个松散的整体与劳伦古大陆相邻 ,并概略讨论了泛大陆 -85 0的再造格局特征 .提出了经过改进的泛大陆 -2 5 0在中二叠世 (2 80~ 2 5 7Ma)的再造模式 ,讨论了古植物和海生动物生物地理分区在古大陆再造中的意义 .
引用
收藏
页码:467 / 48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华北地台新元古代古地磁研究新成果及其古地理意义[J]. 张世红,李正祥,吴怀春,王鸿祯.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2]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J].
王鸿祯 .
地学前缘, 1997, (Z2) :5-8+10-12+14-16
[3]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J].
郭令智,卢华复,施央申,马瑞士,孙岩,舒良树,贾东,张庆龙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1-13
[4]  
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元素和Sm-Nd同位素制约[J]. 赵建新,李献华,周国庆,邢凤鸣.地球化学. 1995(04)
[5]   碧口古岛弧带构造演化与成矿 [J].
秦克令,金浩甲,赵东宏 .
河南地质, 1994, (04) :304-317
[6]   内蒙古温都尔庙群变质火山——沉积岩钐-钕同位素研究 [J].
聂凤军 ;
裴荣富 ;
吴良士 ;
Arne Bjφrlykke .
科学通报, 1994, (13) :1211-1214
[7]   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及成因的地球化学探讨 [J].
张宏飞 ;
骆庭川 ;
张本仁 ;
凌文黎 .
地球科学, 1994, (02) :219-226
[8]   青岛榴辉岩及胶南群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胶南群中晋宁期岩浆事件的证据 [J].
李曙光 ;
陈移之 ;
葛宁洁 ;
刘德良 ;
张志敏 ;
张巧大 ;
赵敦敏 .
科学通报 , 1993, (19) :1773-1777
[9]   赣东北元古代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邢凤鸣 ;
徐祥 ;
陈江峰 ;
周泰禧 ;
K.A.Foland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2, (02) :120-124
[10]   浙西北晚元古代早期碰撞造山带的初步研究 [J].
程海 .
地质论评, 1991, (03) :2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