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火铺茅口组微相组合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17
作者
施贵军
杨湘宁
刘家润
孙历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微相组合; 茅口组; 贵州盘县;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9.04.012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贵州火铺茅口组剖面的实际材料 ,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该地茅口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火铺茅口组存在 8种微相类型 ,它们分别代表浪基面以下静水、盐度正常的浅海、高能浅滩、水循环受阻的泻湖等环境的沉积。微相组合及其在剖面的纵向分布规律显示 ,剖面中、下部以开阔台地沉积环境为主 ,上部为开阔台地到局限台地过渡带的沉积 ,其环境经历了由开阔浅海逐渐变浅的过程。在此变化过程中 ,茅口早期处于海侵高峰阶段 ,海水相对较深 ,海底水动能条件较弱、氧含量偏低 ,底栖生物含量相应较低 ;茅口中期海水以较浅—中等深度为主 ,水体清洁 ,循环良好、盐度正常、营养充分、生物丰富 ,总体反映了开阔台地浅海为主的环境特征 ;茅口晚期 ,海水变浅、循环受阻、盐度不稳定以及藻类的繁荣产生耗氧等导致海洋环境中主要因子发生恶化 ,生物含量显著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茅口期”类绝灭过程中的类群间差异
    杨湘宁
    施贵军
    刘家润
    陈云棠
    周建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 159 - 162
  • [2] 茅口期相对海平面变化对类动物群的影响——以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为例
    刘家润
    杨湘宁
    施贵军
    冯洪真
    陈云棠
    周建平
    [J]. 古生物学报, 2000, (01) : 120 - 125
  • [3] 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及其类动物群
    杨湘宁
    施贵军
    刘家润
    周建平
    孙历
    [J]. 地层学杂志, 1999, (03) : 12 - 23+47+83-84
  • [4] 二叠纪“茅口期”类动物的演化型式
    杨湘宁
    周建平
    刘家润
    施贵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 129 - 136
  • [5] 西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覃建雄
    曾允孚
    陈洪德
    田景春
    李余生
    钱奕中
    寿建峰
    沈安江
    [J].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1) : 19 - 35
  • [6] 滇黔桂相邻地区二叠纪有孔虫分异度与沉积环境探讨
    白云
    周铁明
    [J]. 地层学杂志, 1990, (01) : 44 - 50
  • [7] 四川兴文四龙下二叠统碳酸盐风暴岩
    刘宝珺
    张继庆
    许效松
    [J]. 地质学报, 1986, (01) : 55 - 67+121
  • [8] 试■的古生态与古水动力的关系——以贵州早二叠世栖霞晚期为例
    王立亭
    董文兰
    叶念曾
    陈文益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3) : 231 - 239
  • [9] 中国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王立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 [10] 层序地层学原理.[M].(美)威尔格斯等编;徐怀大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