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被引:148
作者
张义军
周秀骥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雷电物理; 雷电探测; 雷电预报; 人工引雷;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该文从雷电定位技术的研发、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和时空分布、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预警预报研究、雷电物理过程研究和雷暴起电放电数值模式研究6个方面综述了雷电研究的一些结果和近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对雷电放电特征有了较系统地了解,特别是对北京地区的雷电时空分布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在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雷电物理过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由于雷电发生的时空随机性和瞬时性,对闪电放电物理过程的观测试验和理论研究十分困难,目前对我国闪电活动规律的认识也仍然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对雷暴内动力、微物理和起电放电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开展深入和长期的基础研究,加深对雷电发生发展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这将为雷电预警预报以及雷电监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在雷电激发和传输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地闪连接过程和不同频段雷电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等雷电成灾机理研究,将为雷电防护技术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829 / 8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 [J].
张义军 ;
孟青 ;
马明 ;
董万胜 ;
吕伟涛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611-620
[2]   两次超级单体雷暴的电荷结构及其地闪特征 [J].
张义军 ;
孟青 ;
吕伟涛 ;
Paul RKrehbiel ;
刘欣生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5, (23) :2663-2675
[3]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地闪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J].
郑栋 ;
孟青 ;
吕伟涛 ;
张义军 ;
柴秀梅 ;
马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638-644
[4]   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技术中的应用 [J].
孟青 ;
吕伟涛 ;
姚雯 ;
何平 ;
张义军 ;
刘强 ;
李林 ;
张曼 ;
常晨 .
气象, 2005, (09) :30-33
[5]   大气不稳定度参数与闪电活动的预报 [J].
郑栋 ;
张义军 ;
吕伟涛 ;
孟青 ;
何平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196-203
[6]   穿云飞机电磁噪声的实验分析 [J].
张义军 ;
孟青 ;
Paul R.Krehbiel ;
刘欣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786-790
[7]   SAFIR闪电监测和预警系统 [J].
孟青 ;
葛润生 ;
朱小燕 .
气象科技, 2002, (03) :135-138
[8]   北京地区闪电活动及其与强对流天气的关系 [J].
薛秋芳 ;
孟青 ;
葛润生 .
气象, 1999, (11) :15-19+65
[9]   闪电单站定位——仪器、方法及现场试验 [J].
陶善昌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1992, (21) :1970-1973
[10]   雷电单站定位系统 [J].
肖剑鸣 ;
陶善昌 ;
姚克亚 ;
陈铁汉 ;
周秀骥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6, (02) :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