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壮族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被引:2
作者
吴琪俊
马迎教
雷菠
邓树嵩
机构
[1] 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关键词
学生,医科;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壮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评估壮族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性别、民族差异,是否与国内常模有明显差别,同时分析哪种心理障碍在壮族医科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方法:①于2005-11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的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7个班的本科学生378人进行调查。80%的学生来自广西,均自愿接受调查。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纳入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含90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制(1~5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9个心理症状因子。为反映壮族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的强度,以各因子分≥3分为发生心理障碍的量化值,统计心理障碍发生率。③两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发放调查表378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的调查表356份(应答率为94.2%),其中男生165人,女生191人;汉族152人(男78人,女74人),壮族190人(男81人,女109人),其他少数民族14人。①不同性别间比较:男性医科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中敌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57±0.69),(1.44±0.46)分(t=2.118,P<0.05),其余各因子分值相近(t=0.429~1.886,P>0.05)。②不同民族间比较:壮族和汉族医科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明显(t=1.221~1.893,P>0.05)。③壮族医科大学生与国内常模比较:壮族大学生与国内常模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中,只有敌对因子得分相近,其余各因子评分均为壮族大学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2.436~7.898,P<0.05~0.01)。④壮族医科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壮族医科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7.89%~35.26%,分别为躯体化10.00%,强迫35.26%,人际敏感31.05%,抑郁25.26%,焦虑14.74%,敌对12.12%,恐怖7.89%、偏执8.95%,精神病性15.26%。结论: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性别、民族差异,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心理障碍发生率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
引用
收藏
页码:3285 / 328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医科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J].
魏俊彪 .
医学与哲学, 2002, (08) :63-64
[2]   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 [J].
王建中 ;
樊富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5) :331-333
[3]   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 [J].
张智勇 ;
罗珊红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2) :14-15
[4]   辽宁省三千名大学生SCL-90测定结果分析 [J].
秦瑞莲 ;
曹晓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 (05) :40-40
[5]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
金华 ;
吴文源 ;
张明园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05) :260-263
[6]  
Effect to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5-HTT)on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individuals without psychopathology. Lanzagorta N,Alexanderson-Rosas E,Ricalde A,et al. Actas Esp Psiquiatr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