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岸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9
作者
仲启铖
杜钦
张超
王开运
机构
[1]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崇明岛; 滨岸植物配置模式; 根系空间分布; 根长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崇明岛位于长江河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岛。滨岸植物配置模式对防止侵蚀、坍塌等具有不同的作用。以崇明岛南岸4种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模式(PSM)、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芦苇-海三棱藨草模式(TAPSM)、杂交柳(Salix matsudana×alba)-芦苇-海三棱藨草模式(SPSM)及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芦苇-海三棱藨草模式(TDPSM)为对象,对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在低、中、高3个潮位根系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4种模式中0-40cm土层内平均总根长最大的为SPSM模式,其值为137.0cm/cm2,平均总根长最小的为TAPSM模式(91.4cm/cm2);在3种乔木增配模式中,草本植物根长占总根长比例达94.6%-98.1%。(2)除SPSM模式外,其他3种植物配置模式根长密度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这3种模式根长密度最大的土层皆为0-10cm土层,分别为各自最底层根长密度的15.1倍(PSM)、4.9倍(TDPSM)和2.0倍(TAPSM);SPSM模式在10-20cm土层根长密度最大。(3)在所有4种模式中,直径Φ<0.1mm的微细根对总根长密度的贡献均为最大,比例从74.7%到81.7%,其次为直径0.1mm≤Φ<1mm的细根,直径Φ≥5mm的大根极少。(4)秩和检验显示,4种模式在低、中、高3个潮位根长密度的差异并不一致。根系能够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研究4种模式根系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崇明岛滨岸植物配置,建设抗蚀护滩植被带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135 / 61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及其林下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丁绍兰
    杨乔媚
    赵串串
    王湜
    杨宁贵
    董旭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5) : 104 - 108
  • [2] 三峡库区5种耐水淹植物根系增强土壤抗侵蚀效能研究
    徐少君
    曾波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06) : 13 - 18
  • [3] 云雾山本氏针茅群落根系分布特征
    周梦华
    程积民
    万惠娥
    王丽学
    赵凌平
    [J]. 草地学报, 2008, (03) : 267 - 271
  • [4] 近10年来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兼论三峡工程蓄水的影响
    李鹏
    杨世伦
    戴仕宝
    张文祥
    [J]. 地理学报, 2007, (07) : 707 - 716
  • [5] 水淹对野古草和秋华柳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陈婷
    曾波
    叶小齐
    罗芳丽
    刘巅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9) : 5703 - 5704+5712
  • [6] 植物根系固坡抗蚀的效应与机理研究进展
    熊燕梅
    夏汉平
    李志安
    蔡锡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 895 - 904
  • [7] 浅析青草沙水库工程风险因素及对策
    宋少红
    [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7, (04) : 44 - 46+13
  • [8] 帽儿山林区6种林分细根生物量的时空动态
    朱胜英
    周彪
    毛子军
    王秀伟
    孙元发
    [J]. 林业科学, 2006, (06) : 13 - 19
  • [9] 河口岸滩侵蚀研究进展
    胡刚
    刘健
    [J].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06) : 5 - 9+39
  • [10] 梯田生物埂几种灌木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
    张宇清
    朱清科
    齐实
    张岩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2) : 34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