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山林区6种林分细根生物量的时空动态

被引:31
作者
朱胜英
周彪
毛子军
王秀伟
孙元发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帽儿山; 细根; 生物量;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根钻法对以上6种森林类型细根现存量进行动态研究。对0~30cm土层的细根(≤5mm)现存生物量和死亡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的细根现存量差别很大,6种林分中细根现存量为水曲柳林(1030·0g·m-2)>蒙古栎林(973·4g·m-2)>红松林(780·9g·m-2)>落叶松林(718·2g·m-2)>山杨林(709·1g·m-2)>樟子松林(470·4g·m-2);2)除落叶松外,其他林分活细根现存量与总细根现存量变化趋势相一致。红松林、落叶松林活细根现存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其余4种均出现在6月,水曲柳林最小值出现在9月,其他5种林分均出现在7月或8月;3)不同林分死细根所占的比率不同;4)从细根的垂直分布来看,由于温度、水分、养分等在不同土壤层中分配比率不同,细根的现存量主要集中在0~10cm土层中,在各林分中占细根总现存量的比率都超过40%,其中水曲柳林最高,达到60·3%。由此可见,不同森林类型的细根时空动态具有种的特殊性,在进行整个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研究时,应考虑不同森林类型的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动态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研究 [J].
程云环 ;
韩有志 ;
王庆成 ;
王政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303-310
[2]   林木细根寿命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J].
梅莉 ;
王政权 ;
程云环 ;
郭大立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5) :704-710
[3]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周转的比较 [J].
陈光水 ;
何宗明 ;
谢锦升 ;
杨玉盛 ;
蒋宗垲 .
林业科学, 2004, (04) :15-21
[4]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净生产力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林鹏 ;
黄荣珍 ;
陈银秀 ;
何宗明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19-1730
[5]   环境因子对树木细根生物量、生产与周转的影响 [J].
张小全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5) :566-573
[6]   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研究 [J].
张小全 ;
吴可红 .
林业科学, 2001, (03) :126-138
[7]   树木细根生产与周转研究方法评述 [J].
张小全 ;
吴可红 ;
Dieter Murach .
生态学报, 2000, (05) :875-883
[8]   毛乌素沙地臭柏根系分布及根量 [J].
张国盛 ;
王林和 ;
李玉灵 ;
董智 ;
齐锦秋 .
中国沙漠, 1999, (04) :82-87
[9]   空青山次生栎林细根周转 [J].
陈金林 ;
许新健 ;
姜志林 ;
张武兆 ;
张井义 ;
贾永正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7-11
[10]   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J].
李凌浩 ;
林鹏 ;
邢雪荣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