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周转的比较

被引:43
作者
陈光水
何宗明
谢锦升
杨玉盛
蒋宗垲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3]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细根; 分布; 净生产力; 周转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福建三明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周转进行了为期 3年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年均细根生物量达 389 7g·m- 2 ,是杉木林 (2 77 2g·m- 2 )的 1 4 1倍 ;活细根年均生物量达 2 16 3g·m- 2 ,是杉木林(14 8 4g·m- 2 )的 1 4 6倍 ;<0 5mm细根生物量 (2 4 2 2g·m- 2 )则是杉木林 (12 4 7g·m- 2 )的 1 94倍 ,其占总细根生物量比例 (6 1 2 % )比杉木林 (4 5 0 % )的高出 16 2 %。福建柏和杉木细根垂直分布在 0~ 10cm土层差异最大 ,该层福建柏总细根密度 (14 4 2g·m- 2 )是杉木 (70 2g·m- 2 )的 2 1倍。福建柏林活细根生物量 1年只出现 1次峰值 (3月 ) ,而杉木林活细根则出现 2次 (3月和 9月 )。福建柏不同径级细根第 1年分散速率及分解系数均低于杉木的。福建柏林细根年净生产量 (32 0 2g·m- 2 a- 1 )和细根年死亡量 (32 6 5g·m- 2 a- 1 ) ,分别是杉木林 (2 5 1 3和 2 4 9 2g·m- 2 a- 1 )的 1 2 7倍和 1 31倍。福建柏细根年均周转速率为 1 4 8a- 1 ,低于杉木林的 (1 6 9a- 1 )。福建柏和杉木细根生物量分别仅占其乔木层生物量的 1 70 %和 1 18% ,但细根净生产力却分别占其乔木层总净生产力的 19 84 %和19 2 1% ,细根年死亡量分别占地上部分凋落物量的 4 8 74 %和 5 1 0 0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的比较 [J].
杨玉盛 ;
郭剑芬 ;
陈银秀 ;
陈光水 ;
郑燕明 .
林业科学, 2004, (03) :19-25
[2]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J].
杨玉盛 ;
陈银秀 ;
何宗明 ;
郭剑芬 ;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2004, (01) :2-10
[3]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英文)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何宗明 ;
陈银秀 ;
郭剑芬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2, (03) :223-233
[4]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细根净生产力及周转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何宗明 ;
陈银秀 ;
谢锦升 .
林业科学, 2001, (S1) :35-41
[5]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细根灰分含量和热值动态 [J].
陈光水 ;
林瑞余 ;
卢镜铭 ;
陈银秀 ;
杨玉盛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4) :332-335
[6]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生产力与周转 [J].
温达志 ;
魏平 ;
孔国辉 ;
叶万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4) :74-82
[7]   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J].
李凌浩 ;
林鹏 ;
邢雪荣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2-5
[8]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J].
廖利平,陈楚莹,张家武,高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7-10
[9]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J].
单建平 ;
陶大立 ;
王淼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3) :241-245
[10]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J].
李振问,杨玉盛,吴擢溪,赖仕嶂 .
生态学杂志, 1993,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