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被引:42
作者
杨玉盛
陈银秀
何宗明
郭剑芬
刘春华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3]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凋落物; 季节动态; 养分; 能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养分和能量归还及物质化学组成进行了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福建柏、杉木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 731 83g·m- 2 、5 4 6 85g·m- 2 ,前者是后者的 1 34倍 ,其中落叶分别占总凋落量的 6 5 2 9%和 5 8 2 9% ,而福建柏林落枝、落果和其它组分占总凋落量的比例则比杉木林的低。福建柏林凋落物总量在 5月 (2 0 0 0年为 2月 )和 11— 12月出现两次峰值 ,且第 2次峰值远比第 1次高 ;杉木林总凋落物量 1年出现 3次峰值 (4或 5月、8月和 11月 ) ,且峰值较为接近。福建柏林凋落物年养分和能量总归还量分别为 13 96 1g·m- 2 和 14 6 36 5 8kJ·m- 2 ,杉木林的则分别为 12 0 0 5g·m- 2 和 12 2 91 17kJ·m- 2 ,前者分别是后者的 1 16倍和 1 19倍 ,其中福建柏林通过落叶归还的养分和能量则分别是杉木林的 1 6 3倍和 1 2 9倍。福建柏落叶N、P浓度和易分解物质 (水溶性物、半纤维素和粗蛋白 )含量高于杉木 ,而难分解物质 (如纤维素、木质素 )的含量低于杉木 ,且C N、C P、木质素 N及木质素 P的比值也比杉木落叶的低。说明福建柏林凋落量比杉木大 ,落叶质量亦比杉木的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 [J].
杨玉盛 ;
谢锦升 ;
陈银秀 ;
何宗明 ;
俞白楠 .
林业科学, 2001, (S1) :30-34
[2]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的能量生态 [J].
杨玉盛 ;
陈光水 ;
林瑞余 ;
蔡丽平 ;
陈银秀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6) :536-542
[3]   福建柏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J].
陈祖松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03) :3-5
[4]   武夷山甜槠群落 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动态 [J].
林益明 ;
何建源 ;
杨志伟 ;
刘初钿 ;
林鹏 ;
李振基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128-134
[5]   珍稀树种——福建柏 [J].
杨宗武 ;
郑仁华 ;
肖祥希 ;
侯伯鑫 .
林业科技通讯, 1998, (07) :19-20
[6]   沙地油蒿群落生产力动态的能量生态学研究 [J].
李晓兵 ;
田青松 ;
李博 .
生态学报, 1998, (03) :93-97
[7]   福建柏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J].
邹双全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8, (01) :40-43
[8]   天山森林凋落物和枯枝落时层的研究 [J].
李叙勇 ;
孙继坤 ;
常直海 ;
郝瑶琴 ;
陈冰 ;
蒋平安 .
土壤学报, 1997, (04) :406-417
[9]   毛竹林凋落叶分解失重及养分累积归还模式 [J].
曹群根 ;
傅懋毅 ;
李正才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03) :80-85
[10]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J].
林益明 ;
林鹏 ;
李振基 ;
杨志伟 ;
刘初钿 ;
何建源 .
植物学报, 1996, (12) :98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