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非均质砂岩油藏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9
作者
李本维 [1 ]
赵国忠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剩余油; 非均质; 砂岩; 聚驱; 水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应用大庆油田开发的相控建模软件(ISGR)建立了四种河流相非均质砂岩油藏概念模型:辫状河、曲流河、低弯曲分流河、顺直分流河。应用全隐式聚驱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这四种模型进行了从水驱到聚驱的整个驱油过程的模拟,使用ECLIPSE的FLOVIZE插件对驱油过程进行了三维显示。并对水驱后聚合物驱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了模型中的沉积微相、废弃河道、水平夹层、侧积夹层、韵律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106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 [J].
孙建英 ;
方艳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4) :37-39+5
[2]   大庆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统计规律及其应用 [J].
王曙光 ;
赵国忠 ;
余碧君 .
石油学报, 2005, (03) :78-81+85
[3]   大庆油田葡一组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研究 [J].
李洁 ;
隋新光 ;
邵振波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2) :26-28+104
[4]   储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描述法 [J].
赵翰卿 ;
付志国 ;
吕晓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74-77+124
[5]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J].
牛金刚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91-93+125
[6]   萨中地区聚合物驱前后密闭取心井驱油效果及剩余油分析 [J].
王凤兰 ;
王天智 ;
李丽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2) :59-60+77
[7]   大庆油田工业化聚合物驱效果及主要做法 [J].
廖广志 ;
牛金刚 ;
邵振波 ;
陈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1) :48-51+77
[8]   储层微型构造形成剩余油的水动力原因 [J].
郭德志 ;
王怀民 ;
李翠玲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1) :32-34+68
[9]   储层非均质体系、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研究思路探讨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6) :16-18+43
[10]   储层砂质辫状河的识别——以大庆喇嘛甸-萨尔图油田西部PⅠ为例 [J].
刘波 ;
赵翰卿 ;
李广月 ;
王良书 ;
刘绍文 .
石油学报, 2002, (02) :4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