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地区古元古代的裂陷型火山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3
作者
耿元生
万渝生
杨崇辉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元古代; 火山作用; 裂谷; 吕梁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吕梁山中部的古元古代吕梁群 (2 3 0 0Ma)和野鸡山群 (2 10 0Ma)均由下部的碎屑建造和上部的火山建造组成。在火山建造中以基性火山岩为主 ,酸性火山岩较少。该区的玄武岩中MgO和P2 O5含量低 ,而Feo ,K2 O +Na2 O和LREE含量高 ,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酸性火山岩则以LIL和ΣREE富集和高 (La/Yb) N 比值为特点。沉积环境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吕梁群和野鸡山群火山岩形成于陆内或大陆边缘裂谷环境。正的εNd(tDM)值 (+ 3 .0左右 )说明玄武岩的母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 ,而近于零的εNd(tFM)值则表明原始岩浆曾受到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古元古代裂谷型火山作用的出现意味着在此之前 (太古宙末 )华北地区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陆地壳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