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法律—经济财产说之提倡

被引:59
作者
江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财产犯罪; 保护法益; 所有/占有; 法律—经济的财产说;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6.06.010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我国存在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以"所有权(本权)/占有"这一框架为基础的视角;另一种是以刑法上的财产概念为出发点的视角。由于适用范围的局限,前一种视角无法为我国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提供一个共通的、统一的理论基础,因此并不可取。由于我国刑法上的绝大多数财产犯罪是针对整体财产的犯罪,因此可以借鉴第二种视角,从刑法上的财产概念入手研究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对于什么是刑法上的"财产",德国刑法上存在法律的财产说、经济的财产说和法律—经济的财产说。从我国刑法典和司法实践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财产犯罪采取的是法律—经济的财产说。对于违禁品是否可以作为财产犯罪的行为客体、所有人擅自取回他人合法占有的本人财产、不法原因给付以及权利行使的情形下是否成立财产犯罪,都应当在分析相关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从法律—经济财产说的角度考察是否存在法秩序所保护的财产,以此判断相关财产犯罪是否成立。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占有不是财产犯罪的法益 [J].
车浩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3) :122-132
[2]   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违法判断的相对性 [J].
王昭武 .
中外法学, 2015, 27 (01) :170-197
[3]   财产罪法益中所有权说与占有说之对抗与选择 [J].
于志刚 ;
郭旭强 .
法学, 2010, (08) :63-75
[4]  
财产罪法益上的所有权说批判.[J].陈洪兵;.金陵法律评论.2008, 01
[5]   经济的财产说之主张 [J].
陈洪兵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1) :39-50
[6]   不法原因给付及其制度构建 [J].
谭启平 .
现代法学, 2004, (03) :131-140
[7]   对传统盗窃罪客体要件的追问 [J].
郭泽强 ;
邵劭 .
鄂州大学学报, 2001, (01) :18-20
[9]  
规范刑法学.[M].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  
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之财产概念研究.[M].周旋;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