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符号利益的法律分配:商标法构造与操作的符号学解释

被引:8
作者
王太平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商标符号; 利益分配; 商标法构造; 语义意义分配; 语用意义分配; 语境论;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21.06.003
中图分类号
D923.43 [商标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商标符号意义的多重性和商标符号利益的复杂性是商标符号利益分配的客观基础,只有进行商标符号利益的分配才能促进商标的形成、恰当保护商标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商标法是通过将商标符号的意义分配给相关主体而分配商标符号利益的,商标法的主要实体规范多是通过分配商标的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来分配商标符号的利益。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之下,商标符号的真正意义才能确定下来,因此语境论是商标法分配商标符号利益的基本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 [J].
王太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6) :162-180
[2]   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04-119
[3]   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 [J].
石小娟 .
外语研究, 2002, (02) :42-46
[4]   “在先权利”与工业产权──《武松打虎》案引起的法律思考 [J].
刘春田 .
中华商标, 1997, (04) :11-13
[5]   论词的语用意义 [J].
徐盛桓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01) :63-72
[6]  
商标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太平, 2015
[7]  
简明语用学教程[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熊学亮, 2008
[8]  
现代西方符号学纲要[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郭鸿, 2008
[9]  
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M]. 法律出版社 , 彭学龙, 2007
[10]  
语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冉永平,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