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亚高压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朱玲
左洪超
李强
陈伯龙
王丽娟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南亚高压; 气候变化; 中国东部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我国1961—2008年气温、降水量的地面观测资料,1971—2000年高空观测位势高度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亚高压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NCEP再分析资料的气温和位势高度与实际观测值在整个中国地区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适用于中国地区气候年际变化特征的研究。(2)南亚高压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亚高压面积指数和东伸指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几乎相同,对中国降水的影响作用也几乎一致。(3)根据奇异值分解和相关分析发现,当南亚高压面积指数偏大、位置偏南时,长江中下游降水量偏多;当南亚高压面积偏小、位置偏北时,长江中下游降水量则偏少。造成这种影响的物理机制是当南亚高压偏大、位置偏南时,中国南部及西太平洋洋面受反气旋环流异常的控制,有利于暖湿气流向长江流域输送,且长江中下游为一气流辐合区,造成该地区降水量偏多;当南亚高压偏小、位置偏北时,水汽输送条件较差,且长江中下游为一辐散区,不利于长江中下游降水量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几种再分析地表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
    赵天保
    符淙斌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 594 - 606
  • [2]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陈永仁
    李跃清
    王春国
    邓荣耀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 539 - 548
  • [3]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丁一汇
    张莉
    [J]. 大气科学, 2008, (04) : 794 - 805
  • [4] 梅汛期100hPa南亚高压特征与江苏梅雨关系研究
    刘梅
    胡洛林
    张备
    濮梅娟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3) : 285 - 293
  • [5] 近46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动态变化研究
    毛飞
    唐世浩
    孙涵
    张佳华
    [J]. 大气科学, 2008, (03) : 499 - 507
  • [6] 青藏高原前期冬春季地面热源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初步分析
    刘晓冉
    李国平
    程炳岩
    [J]. 大气科学, 2008, (03) : 561 - 571
  • [7] 梅汛期暴雨青藏高压东侧高低空环流的研究
    郭蕙蕙
    翟国庆
    徐娟
    [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8, (01) : 68 - 71
  • [8]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王同美
    吴国雄
    万日金
    [J]. 高原气象, 2008, (01) : 1 - 9
  • [9]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初步探索
    陈江
    万力
    梁四海
    金晓媚
    陈立
    [J]. 地球学报, 2007, (06) : 555 - 560
  • [10] 西藏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趋势分析
    徐宗学
    张玲
    黄俊雄
    巩同梁
    [J]. 气象, 2007, (07) : 82 -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