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青藏高原62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气象资料,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在1998年推荐的、并唯一承认的Penman-Menteith模式计算潜在蒸散量;比较了降水量、积温降水比、气温降水比、蒸散降水比和降水蒸散比5种湿润度指标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青藏高原各气候区干湿状况及其界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种指标中,用降水蒸散比得到的青藏高原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区的分区结果比较合理;近46年来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湿润度和每个气候区的平均湿润度均呈增加趋势,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的界线呈向西北推进趋势,气候在向暖湿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