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22
作者
郑淋淋 [1 ,2 ]
孙建华 [1 ]
卫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雷暴; 日变化; 日变化的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6 [雷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地面1980—2008年(缺2000年)517个常规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我国雷暴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分析表明: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傍晚。雷暴的日变化与地形有密切的关系:平原多峰型,山区单峰型,四川盆地夜间高发型,两广沿海地区白天多发。并利用风向的日变化解释了四川盆地地区和两广沿海地区雷暴的日变化特征。雷暴在各个季节的日变化也不同,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地区夏季06—12 UTC雷暴发生的比例明显增多;广东、广西沿海和海南地区、东南部山区夏季和秋季雷暴白天发生的比例比春季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威海市雷暴特征分析 [J].
宫翠凤 ;
姜中民 ;
周丹 ;
杨海燕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3) :48-51
[2]  
Thunder Events in China: 1980-2008[J]. ZHENG Lin-Lin~1,2,SUN Jian-Hua~1,and WEI Jie~1 1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04)
[3]   武汉市雷电分布特征及雷暴日资料的对比分析 [J].
刘园园 ;
庞文静 ;
陈瑶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 27 (01) :43-46
[4]   2007年夏季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地闪时空分布及其天气学意义 [J].
王颖 ;
郑永光 ;
寿绍文 .
气象, 2009, 35 (10) :58-70+132
[5]   45a来宁夏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趋势分析 [J].
纪晓玲 ;
穆建华 ;
周虎 ;
杨侃 ;
郑广芬 ;
陈晓娟 .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744-749
[6]   2000—2007年陕西省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李润强 ;
王洁 ;
赵东 ;
任建芳 .
暴雨灾害, 2009, 28 (01) :88-91
[7]   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王学良 ;
黄小彦 ;
刘学春 ;
王海军 ;
涂山山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59-362
[8]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郄秀书 ;
袁铁 ;
谢毅然 ;
马耀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6) :997-1002
[9]   云南及其周边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 [J].
段旭 ;
张秀年 ;
许美玲 .
气象学报, 2004, (02) :243-250+257
[10]   我国雷暴日变化的若干特征 [J].
李吉顺 .
气象, 1984, (06) :19-21